艰难方显勇毅,磨砺始得玉成
无疑,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,新冠疫情席卷世界,中国度过了艰难的一年
从我个人出发,2020年实现了从学生到打工人的身份转换,转眼间大学毕业似乎就在眼前,更多的挑战,更多的思考都在等待着我
实习
实习生活从20年伊始一直到八月份。期间在技术,为人处事,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都有不错的提升。首次接触了Swift开发,了解到了RxSwift这样的响应式编程框架,结合使用,对于MVVM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不再停留在纸面上
参与了数个需求的开发,感受到了客户端开发的流程,以及公司一个完整需求的开发过程。这里面我觉得最重要的首先还是对项目的熟悉,对于这次需求会改动到的点,以及是否存在可复用的组件要心中有数方可下手;其次,一个完整,详细的估时可以节约很多时间,提前暴露开发过程中潜在的问题,估计时间应该被直接乘于π,可以参考这张表格1

在组内工作,了解到需求会有产品需求和技术需求两类,iOS开发或者说客户端开发并不只是简单的堆叠功能,会有对于安装包体积,启动速度,内存消耗等等一系列相关指标需要进行优化,日常工作也还有抓崩溃堆栈,代码重构等
很大的感触也在于学校里的知识没有白学,尤其是软件工程课,画UML图,软件设计的一些原则和概念都是有实际意义的
秋招
很遗憾没有通过转正,走上秋招之路
从8月25号开始,和两个同学一起租了民宿,租到学校开学,进行复习。这期间一直在刷《剑指offer》,一天六道的量(排了挺多学习计划的,但基本都没做,就刷题坚持下来了,因为那时候也没有估计到转正失败,心态非常的放松😂)
一直到开学了一两周后,得知了转正结果,万念俱灰下,也发现自己看似稳坐高楼,其实已经身处悬崖边,面临的不是选择去哪座大厂,而是毕业后会不会直接失业
清点了下此时的状态,计算机网络,操作系统基本没复习,大量面试考察点都没有背过;iOS相关知识从实习面试通过后就基本没动过;算法刷题局限于《剑指offer》,常规的二叉树,排序算法都还没复习;可能唯一比较有优势的是刚进行完转正答辩,对于实习期间的工作比较熟悉
而最最致命的问题在于,2020年秋招时间提前,秋招不再是往年的“金九银十”,而是“金八银九”。在我决心认真投入秋招的时候,所有公司的提前批都已经结束,部分公司的正式批都已接近尾声(e.g. 投简历错过了虾皮的截止日期,后面证明,这绝对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)。因此,我没有办法给自己留出时间先复习再投递,只能边面试边复习,摸着石头过河,能走一步是一步

第一场面试来的猝不及防,面试前一个晚上我一个人背计算机网络,操作系统的知识点一直背到了凌晨四点,甚至都不是为了通过面试,而是不想连最基本的计算机基础都答不上来,浪费面试官的时间。但事实证明临时抱佛脚没有半点用处,第二天的面试完全是灾难级别的表现,百分之八十的问题我都只能尴尬的支支吾吾
面完了也没时间惆怅,只能再翻出之前找实习时总结的iOS复习资料继续复习,和同批秋招的同学交流学习计算机基础方面的知识点,总结出自己的复习资料,每一天都在不间断的复习,刷题,面试,背书中度过
秋招投递的简历使用的是我实习简历+实习内容组合成的简历,在一次次面试中,我发现了有几个点几乎每一个面试官都会问到,特别典型的比如我第二个项目写的是H5与Native交互框架,其中H5的部分用到了WKWebView以及JSBridge技术,我在简历上提到了这两个点。万万没想到,这么一句话成为了后面每个面试官的兴趣所在,每个人都对这两个部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。可我这个项目是差不多一年以前写的,当时也实现的很简单,对于JSBridge只是简单的实现,没有看过底层实现原理。WKWebView更是只是init了下,没有深层次运用。没有办法,还是只能网上搜索了大量相关的资料进行了解与记忆,但毕竟之前没有自己的实践过,在后面被问到的时候只能说一些资料上的说法,保证不会冷场(卑微)
此外对于实习经历,也会有一些不同面试官都会问到的点,虽然是我自己的实际经历的实习,但经过与各位面试官的交流后,注意一些面试官会特别关心的点后,我切实感受到我在实习期间的缺漏,对于接触过的代码,自己的思考还是太少,没有去看项目内用到的一些库。这一点在写简历的时候就有些感受,自己写的实习需求,都是功能性需求,里面涉及到的技术性不高,自己也没注意挖掘背后的技术点,确实是实习时自己没做好的地方
度过了艰难的两周之后,我的秋招终于缓过来了一些,常见的面试点都已经熟悉,自己简历上的坑点,面试官特别感兴趣的点我做到心中有数,人的自信也有所回升,对于面试没有那么发怵,不会再遇到被问得哑口无言的情况,哪怕是遇到自己完全没有了解的知识点,我也可以很自然的回答“这个知识点我还没有了解过,但我知道与它类似(接近,相关)的XXXX,我可以讲下这个XXXX”,然后再慢慢回到我舒服的节奏里
回望整个秋招过程,我经历了开局的炸裂,中期发育打钱的艰难,后期装备成型一波翻盘的爽快。这其中,要感谢和我一起同甘共苦的秋招伙伴,感谢跟我提供各种帮助的学长学姐,感谢实习期间共事的同事导师,感谢每一个给我机会,教我东西的面试官。除此之外,我也好想感谢下自己,感谢那个在大二暑假早八晚十,一杯茶,一行代码看一天的自己,感谢那个差不多把《iOS高级编程》翻烂的自己;感谢在19年十月份准备找实习的时候,把iOS知识点全部整理到幕布,画成思维导图的自己,让我秋招的时候可以直接翻出来复习;再往前,感谢进入大学开始,就养成学习必写博客总结习惯的自己。感谢自己过去流过的一滴滴汗,喝过的一杯杯咖啡,是过去的种种,成就了今天的翻盘

自我充实
秋招尘埃落定后,我第一件想做的事情就是读书,读书是从实习到一半的时候产生的念头,在与许多优秀的同事共事后,在体验开发工程师的工作后,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浅薄。浅薄是全方面的,大学期间,太多时间花在iOS的UI编写,在入门iOS开发之后,没有注意给自己进行充电补充,也没有制定过科学的学习计划,这一部分的缺失,导致我在iOS方面,听起来好像接触过快三年了,但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深入的理解,自己的知识武装库同样不足。此外,在大学期间,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太不重视了,计算机基础方面的知识我其实很匮乏,逃了太多基础课用于写一些重复的代码了。这一点我最近看了刘谦在b站发布的两个视频,讲述自己怎么在三周之内从钢琴白痴到能弹奏《致爱丽丝》2。这里面涉及到两个关于学习的观点:
- 无意义的重复没有办法有进步,在练习时必须有意识地思考自己的薄弱之处
- 进入一个崭新领域,应该先学习一些可以快速看到成就的内容,先满足对该领域的兴趣之后再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
这里的第二个观点,我觉得是一个很重要的认识,以计算机举例,上来就学《计算机导论》《操作系统》《计算机网络》,估计只会把人劝退,合适有效的入门还是应该学习语言,做自己感兴趣的小程序,甚至是制作steam的一些mod,都是能让人产生满足与兴趣的。而在入门之后,出于对于自己情况的了解,以及推开计算机大门之后看到的内里的种种风景,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,回头去补足基础是合理而又自然的
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读书,真正的经典,不会过时的知识都在书上,依然以计算机举例,操作系统,计算机网络这些是计算机的基础,不会有很大的变化,不去系统地读书了解,无法真正理解。而一些像时新的三方库,某些语言的特性,这些都是不断在推陈出新的,反而是应该去读行业最前线的博客避免学到过时的内容,这是我目前对于学习的一些观点与看法
基于实习以来的这些思考,我在秋招结束以后,一面准备考六级,刷卷子,一面就是在读书,充电。先是慢慢看完了秋招中就开始看的《计算机科学速成课》,这一系列节目涉及到了计算机的方方面面,看完之后觉得挺可惜,加入我是在大一就看到这个,我可能会提前对计算机基础的重要性有理解。总之,这个系列讲得很有趣,是个很好的入门视频,个人觉得最适合大一学生,假如是对计算机零了解的人可以挑自己感兴趣的看,里面没有一行代码
之后开始看书,在实习期间,我就慢慢记录了一个读书清单,列举了想读的书。在之前,我有在知乎上看过讨论,计算机书籍需不需要看英文原版,提到的看英文原版的好处大概有这几个:
- 避免翻译错误(这一条是提到的是最多的)
- 提升英语水平,学以致用是最好的学习手段
- 学计算机没有办法避免的会和英语打交道
因此我就看起了《Computer Systems: A Programmer’s Perspective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》,或者说啃起了《CS:APP》,看英文原著的要比我想象的还要困难。说困难可能不恰当,反正也是开着翻译软件搜着看,但是阅读的效率实在不敢恭维,啃了两个小时发现才看了十页的感觉简直窒息
展望2021
2021年上半年我会迎来最后的在校时光,需要写好毕设,论文,做好入职前的准备,下半年会正式开始上班
这样新的一年对自己的期待也就是希望可以看完两本英文专著,坚持每个月写一两篇博客,吸取实习的教训,上班时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
个人角度希望坚持锻炼,坚持读书,培养下其他爱好,另外就是麻烦甜甜的爱情赶紧找上我,很急很关键
当然期待很多,也不确定能实现多少,尤其读两本英文专著,实在不知道我这蜗牛速度能不能读完,反正在校期间多读书吧,上班了就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时间了
不行,这么写太潦草了,一点不像新年计划,我要写严肃一点
- 看完《Computer Systems: A Programmer’s Perspective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》
- 看完《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》(Structure and Interper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ming,SICP)
- 看完《AVFoundation秘籍》(上半年)
- 写12到24篇技术博客
- 阅读一到两个开源库代码
粗粗列了五条,我也是第一次做一整年的规划,也是做一次实验吧,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,不行就在调整吧(和自己和解)
之后就是祝愿了,希望我爱的,爱我的人都身体健康,顺顺利利,希望新的一年少出乱子,希望新的一年自己行动力拉满
这篇文章时一月二号动的笔,拖到了二月十号写完,总感觉并不是一个好兆头😨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